為適應時代需要,我校特設立創新拔尖人才早期培養實驗班。
一、培養目標
以培養進入全國985、211和世界前100所名校為目標,為學優生搭建多元學習、展示平臺;利用大數據及“互聯網+”推動課堂改革;與名校交流合作,整合專家資源,提高教學質量,走近國內外頂尖大學,感受大學精神,樹立發展目標。
二、培養方式
(一)以“未來課堂”為主要教學方式,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
1.課堂教學借助平板電腦,將數字技術、通信技術、云技術的記錄、運算、存儲、交互、分析能力服務于學習的整個過程。
2.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學生、教師在線隨時向“云”獲取教學資源,支持離線查看本地教學資源,學生隨時隨地,想學就學。
3.以數為據,精準教學
教與學的數據全程采集,教情、學情數據呈現,每一個學生的知識“短板”一目了然,學生在數據的支持下學習更加“有的放矢”;微課視頻、ppt教案、試題、作業、授課軌跡等,提高教學效率。
4.家校一體,全面掌控
教師、家長隨時可調看學生學情,作業完成情況、階段考試分析、知識掌握評估,設備使用記錄等,全面掌握學生學情。
(二)到清華、北大等國內名校游學。
從創新拔尖人才早期培養班中選拔學生,參加暑期清華大學夏令營游學活動。與清華大學等北京高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優秀學子等進行面對面交流,聽取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理想勵志教育,思維能力培養。進入大學實驗室進行設計、實驗操作,培養思維能力、科研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到歐美等世界名校游學。
在高二暑假期間將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到美國加州大學等世界名校游學。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與世界名校教授、專家、學生交流,聽取講座,并進入歐美名校實驗室,培養學生具體操作等創新能力。
(四)與周邊高校聯合,為學生多元發展搭平臺。聘請大學老師對學生進行學科輔導,組織豐富多樣的競賽活動,定期舉辦針對新高考的講座。
以平板為載體的未來課堂
唐少杰教授與學生互動教學
清華游學,并與金涌院士合影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