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春夏綠,一葉染秋色。金黃的銀杏,把航中的秋冬渲染到了極至。陽光正好,同學們走出教室,三三兩兩,銀杏路、櫻花路、金槐路……聽清風絲語,看杏葉起舞,找尋一份屬于秋日校園的別樣風景,一切都是最美的模樣。風輕揚,葉落無聲,帶走的是季節,迎來的是新生。
大美航中,為你寫詩。表達,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它將我們的內心世界不斷外化。文明即被創造,表達即是創造,生活即是表達。以詩歌為載體,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去覺察自我與大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密切關系,不斷地自我探索,認識自我、理解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確定及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采擷一片杏葉,情誼溢滿指尖,通過手工制作,將銀杏的美定格,編織出一段段溫暖故事。繪畫和手工制作,這種象征的方式可以激發更多的情感和想象的流動,減少其它常規方式下的自我防御,深入對自我的探索,把內心中模糊的、凌亂的、抽象的自我狀態、客體關系及伴隨的情感不斷地符號化和象征化(語言和作品)。
學生在思考、構建作品的過程,不僅是覺察、呈現內在與外在的客體關系,更是從觀察者的位置去理解、思考,從而有空間去再次確認、核對哪些是現實,哪些是自我的扭曲,進而形成新的領悟和矯正性體驗。這就為重新構建、修正內在客體關系提供了機會,然后形成外在積極的同伴關系、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就水到渠成。
此次活動既有獨立制作,又有小組合作,這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空間去宣泄負面的情緒——考試的壓力、關系的困擾、自我的懷疑、人生的迷?!С中缘男〗M氛圍提供了被看見或被聽見、被理解和被回應、被支持和被共情的涵容功能。這些積極的體驗是心靈成長的氧氣,是療愈的因子,這些都會被再內化、再認同,在學生心中播下愛的種子。猶如星火燎原,勢必讓學生逐步形成愛自己,愛他人的能力,促進學生的人格成長。
最后,實物的藝術作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穩固性,并且可以保持原狀,不像記憶會被情感扭曲或者遺忘。若干時間后,當學生再次回顧這個過程和這些作品,不僅是珍貴的經歷和回憶,還可以產生新的感觸及洞察,再一次觸動內心,收獲成長。
這個秋冬,“杏”好遇見你!這些歲月,幸好遇見你!
昔有孔子銀杏樹下設壇授學,今有銀杏陪伴學子成長。似水流年,落黃帶意。世間一切,皆是遇見,幸得有你,時光芬芳,愿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