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生活的節奏,也使師生的教學方式有較大的改變。在無數醫護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拼搏下,國內疫情逐日向好,學校也終于迎來了復課的時機。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網課后,學生可能受網課期間的親子關系不睦、學習方式不當、自我管理不夠等因素影響,產生了一系列心理困擾。為幫助學生積極調整心態,盡快適應和投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特做以下工作安排:
一、加強家校合作,掌握學生心理動態
1.網絡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心理狀態
各班主任通過QQ、微信等軟件加強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作息規律和情緒變化等心理狀態,并初步分析研判。如果出現了明顯異常的學生,要及時反饋給心理中心,由心理老師跟進輔導。
2.引導家長,共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夠給孩子提供精神動力、心理能量。各班利用家長會,引導家長重視學生心理成長,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
二、心理普查,準確掌握學生心理動態
開展學生心理狀況普查工作,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個別談話、網絡家訪等渠道,進一步了解學生當前心理狀況,梳理因為疫情可能引起的普遍性和個別化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精準識別,對心理健康異常的學生,進行個別訪談,及時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幫助。
三、針對性開展系列心理班會課
結合家長溝通情況和心理普查情況,對學生的心理動態進行歸類整理,各班在本學期內開展“學習焦慮”“壓力應對”“情緒管理”“危機干預”“自我認識”“人際交往”等主題的心理班會課。若有個別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較為突出,需由專職心理教師做一對一指導。
四、強化校園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本著“預防為主,及時預警,協調有序,反饋追蹤”的原則,進行及時疏導、干預,協助處于危機中的學生認清現狀,并重新認識危機事件,盡快恢復心理平衡,順利度過危機。建立“班主任/班級心理委員/生活老師——年級組——心理中心”三級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深入課堂、寢室等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一旦發現危機,及時預警,及時干預,把可能出現的傷害事故解決在萌芽狀態。
本學期,再次梳理潛在或正處于危機中的學生,心理中心及時跟進輔導,必要時訪問家長。對全體班主任、心理委員和生活老師各開展一次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的專題培訓。
五、開展“心理健康月”活動
繼續開展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月”活動,通過心理講座、心理咨詢、專欄宣傳、手抄報評比、活動體驗、心理班會課等多種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全校師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營造校園良好的心理氛圍。同時加強心理教師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應對疫情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六、開展考前心理輔導
中高考延后,學生的計劃被打亂,內心焦慮不安。針對初高中畢業生的復雜心理,心理中心將開展考前心理團輔、心理講座、知識宣傳、心理咨詢和輔導等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調節負面情緒,提高學習效率,有效復習,迎接中高考。
七、開通學校心理信箱和心理熱線
設置心理信箱,包括接收紙質信件和電子郵件,并加強心理信箱信息的收集頻次,及時處理心理信箱來信。學校心理中心上班時間面向全體師生開放。
電子信箱:psy.better@foxmail.com。
紙質信箱:心理中心入口處。
航中心理中心心理熱線:18030849742(工作日8:30-17:30開放)。
成都市教育局心理熱線:028-962028
團省委心理熱線:12355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熱線:028-85422114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